0

    12 | 响应状态码该怎么用?

    2023.07.17 | admin | 133次围观

    前两讲中,我们学习了 HTTP 报文请求行的组成部分,包括请求方法和 URI。有了请求行,加上后面的头字段就形成了请求头,可以通过 TCP/IP 协议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解析后需要进行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多种多样服务器内部错误的状态码是,但最后必定是拼出一个响应报文发回客户端。

    响应报文由响应头加响应体数据组成服务器内部错误的状态码是,响应头又由状态行和头字段构成。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状态行的结构,有三部分:

    开头的 Version 部分是 HTTP 协议的版本号,通常是 HTTP/1.1,用处不是很大。

    后面的 Reason 部分是原因短语,是状态码的简短文字描述,例如“OK”“Not Found”等等,也可以自定义。但它只是为了兼容早期的文本客户端而存在,提供的信息很有限,目前的大多数客户端都会忽略它。

    所以,状态行里有用的就只剩下中间的状态码(Status Code)了。它是一个十进制数字,以代码的形式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就像我们通常编写程序时函数返回的错误码一样。

    不过你要注意,它的名字是“状态码”而不是“错误码”。也就是说,它的含义不仅是错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达 HTTP 数据处理的“状态”,客户端可以依据代码适时转换处理状态,例如继续发送请求、切换协议,重定向跳转等,有那么点 TCP 状态转换的意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