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精准定位、记录72小时轨迹 ..... “家人地图”上线,你会用吗?

    2023.07.24 | admin | 216次围观

    微信里有一个共享实时位置功能,在某些场合,比如和好友约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见面,双方可以同时开启这一功能,以便尽快找到彼此。

    这两天,某地图App上线了具有类似功能的“家人地图”,网友纷纷议论。有人表示,家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很有用;也有人认为,“即便是家人,也需要有隐私和自己的空间,不需要随时被关注。”

    实时共享地址位置

    和手机电量等信息

    打开这款地图App,通过“我的-家人地图”,就能找该功能。

    首次使用,先出现的是一个选择界面:“创建我的家人地图”,或者输入亲友给的密码,加入对方创建的地图(最多12人)。在该界面的漫画上,还打了两句话:“妈妈刚刚离开了家”“爸爸距离我18km”。

    点击“创建我的家人地图”,会跳出一个”家人地图服务协议”。之后,将App提供的一串密码,发给你想拉他(她)加入的家人。对方同意后,“家人地图”就算开通了。

    今天下午,我找了个同事试了一下。创建成功后,我们两人的手机界面上查找朋友无法显示地图,同时出现了对方的头像,也都有显示彼此的具体地址和距离,以及手机电量(具体定位略有偏差,可能跟室内信号有关)。

    我的手机显示同事距离我53米

    手机电量还剩39%

    同事手机上显示的我的实时位置

    随后,我选择“关闭家庭地图”,跳出“确认解散当前家人地图”的询问框后,“家人地图”马上解散了查找朋友无法显示地图,还挺方便。

    据官方介绍,“家人地图”功能,还可以给家人设置“亲友位置提醒”。就是以某个地理位置150-2000米为半径设置提醒,当家人到达或离开安全半径时会收到消息提醒。而“家人历史轨迹记录”,可以精确记录对方最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回溯他(她)去过的地点。用户还可以在家人详情页添加家人电话,发现问题时一键呼叫对方。

    “查岗”新工具?

    在创建或者收到密码加入“家人地图”前,App都会跳出“家人地图服务协议”。协议条款内容,诸如,开通服务后,“××将记录您和家人的关系、实时定位到您当前所在位置,并将您的位置信息分享给每一位家庭成员”“我们非常重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若您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您需要在征询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服务”“请您在使用本服务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序良俗,尊重家庭成员的个人隐私”……

    也就说,这个功能已告知用户相关的隐私条例,同时,必须要用户确认授权后才能使用。

    此外,加入家庭地图的用户也可以选择不共享位置。

    加入家庭地图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共享位置

    质疑的网友也不在少数,主要集中的点在于:这个功能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甚至沦为夫妻、情侣间“查岗”,或者老板用来监督员工的“新工具”。

    “再亲密的家人,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像伴侣的手机不能随便翻,孩子的房间也不能随便进。”“一个可以随时看家人在哪里以及去过哪的功能,真的能让家人的联系更频繁吗?”……

    “家人地图”的产品经理,一个90后妹子,写了一封信《让守护看得见》,来解释上线该功能的初衷。

    她说,“家人地图”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本意是一家人共享一个地图空间,这个空间能随时看到家人的位置和轨迹,家人之间也可以有更多虚拟的互动。

    她坦言,“这是一个探索型的产品”,根据功能上线前的调研,用户的反馈有两个:欢迎和迟疑。前者占7成,主要以60后、70后、80后为主,迟疑的占3成,以90后、00后为主。

    “年轻人对这个产品更为抗拒,意料之内,情理之中。”她表示。

    类似的定位功能和应用早已存在

    事实上,在这个“家人地图”出现以前,手机的定位类功能和应用,早已存在。

    除了前面提到的微信,苹果也为IPhone、iPad、iPod touch等内置了“查找”App。通过这个应用,用户可以快速定位不同设备,还能与家人朋友共享位置。iOS自带的地图应用,同样支持“共享到达时间”,方便用户与通讯录里的任何一个人共享位置、路线和目的地。

    而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还有不少冠以“定位神器”的App 。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个人隐私的泄露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有人觉得,这类定位功能本身可能并没有错(工具而已),就像“家人地图”的产品经理出发点是好的,就看实际使用中的当事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但也有人认为,个人信息是属于个人的,互联网大厂们别总是想把个人信息做成“产品”。

    在争议声中,还有不少网友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从产品设计上进行用户限定?以此保证在设定的场合下使用,避免对家人的保护变成非自愿的监控。”

    你会使用吗?

    精彩回顾

    159497215700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