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点 | 钉钉堪比窦娥冤:对“钉钉现象”的深度反思

    2023.06.07 | admin | 122次围观

    请看一则我捏造的“新闻”:

    近日,商务办公类知名平台钉钉受到严重的DoS攻击。DoS攻击是一种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无关数据从而大量消耗其资源的网络攻击方式。虽然DoS攻击是非常常见的网络威胁,但此次钉钉所遭受的攻击显得非常特别。攻击者数量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与一般DoS攻击者采用专门程序发送垃圾数据的手法不同,这些攻击全部通过正常用户界面进行。更为特殊的是,此次攻击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涉及舆论层面,如钉钉客户端在各大软件市场惨遭一星刷评,在各大社交平台惨遭各种恶搞……

    这则新闻虽纯属捏造,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则极其客观和真实:钉钉确实承载了网络攻击级别的超负荷数据流量,且这些流量并非来自其所属的“商务办公”领域,这在形式上是名副其实的DoS攻击。

    应用商店中钉钉属于商务办公类,橱窗展示的“卖点”也与教育场景相去甚远。

    一个“商务办公”类平台,被全国大中小学教师拿来做“网络教学”,是不是有点像用勺子吃面条?用勺子吃面条当然不爽,那能怪勺子吗?

    是没有筷子吗?是没有专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吗?不仅有和钉钉类似的工作软件,而且还不少。

    放着筷子用勺子,还怪勺子,这病得不轻啊,得好好把把脉。

    如果这事能做“流行病学调查”,那一定非常有价值。比如,谁是最先想到用钉钉上网课的那个“零号病人”?可以设想,零号病人一定是一位钉钉密切接触者甚至重度用户,结合钉钉作为“工作版QQ”或“工作版微信”的大众形象,联想到有些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用钉钉,零号病人极有可能来自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零号病人的发病机理又是怎样的呢?怎么突然就拿起勺子吃面条了呢?这位病人之前熟练使用两种餐具:勺子和叉子。叉子主要用来吃面条(常规课堂授课),在没有叉子(常规面授课堂教学环境)可用又必须吃面条的特殊时期,他的基因中三个位点的缺陷,导致他拿起了勺子。

    第一个基因缺陷是“路径依赖”,表现为依赖自己熟悉的技术环境,不愿尝试新技术和新环境,典型症状为不愿更新软件、不愿学习新技术、在不熟悉的技术环境中表现出较高焦虑水平等。

    第二个基因缺陷是“效率不敏感”,这个基因缺陷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对低效率的信息技术环境或操作异常能够忍受,那些在各种群里热衷各种转发和接龙的人通常具有这一基因缺陷。

    第三个基因缺陷是“信息素养滞后”,前两个基因缺陷会导致第三个缺陷的实际表现更为严重,最终直接导致该病人放弃寻找筷子,进而丧失寻找恰当工具的能力。

    当前人群中兼具以上三个基因缺陷的人很多,这是造成“钉钉综合症”“人传人”的生理基础和钉钉类似的工作软件,而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使得该病传播速度极快,特别是一些学校管理者的“感染”,更是导致全校“聚集性发病”的直接原因

    “钉钉综合症”这一命名并不恰当,涉嫌污名化一个无辜软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信息素养缺陷导致的技术误用”。这样一个名称也更具概括性,用QQ、微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网络教学的病例也能涵盖在内。

    在我们即将开启5G时代、正雄心勃勃地迈向“教育信息化2.0”的当下,深度反思这一现象,努力避免高技术环境中的低效乃至无效使用,是进入一个深度信息化社会的必经挑战。

    我对这一现象的反思涉及教学观念、技术生态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教学观念方面:

    前几天我的博士导师裴新宁教授在朋友圈的留言可谓一针见血——工具塑造思维。这是一句“细思极恐”的警告:选错工具,意味着错误的思维被塑造。所以,不要小视“钉钉现象”,它给我们发出的警告是全方位的。有人说,钉钉怎么啦?QQ、微信怎么啦?能用来视频的,不都能用来上课吗?这就暴露了一种观念:网络教学=视频直播?其更加深层次的观念则是:课堂教学(不论现实课堂还是网络课堂)是教师对学生的“准单向”信息传输(网络直播不能说没有互动,但主播和粉丝谁是中心是一目了然的)。

    换句话说,零号病人以及所有病例所习惯的那把叉子,是“授受式课堂教学”,而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教室的黑板、粉笔、课本乃至教学方法这些“工具”所塑造的都是“授受式教学”的思维。在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教师眼中,网络教学=视频直播。

    二十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再到“人人通”,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资源与环境,成就斐然。此时,我们正站在一个门槛上,从“吃得饱”进入“吃得好”的门槛上,或者说教育信息化的“温饱”到“小康”的门槛上。要注意,“吃得好”并非“吃得饱”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吃不好”的问题与“吃不饱”的问题同样严重,想想人们在“吃饱”之后遭遇的以“三高”、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诸多健康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反过来讲,一个观念先进的教师,绝不会满足于视频直播式的网络教学,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驱动下,他会有动力突破惰性去寻求更符合要求的技术方案,即使技术受限(比如网络拥堵、只能录播),他也会通过精心的设计来最大限度地弥补。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普惠性、实效性应用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可喜的进展,但距离高水平、高质量、高体验的理想目标还很遥远,这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信息技术在教育场景中还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品,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之间把“装饰品”变成“必需品”之后,“花拳绣腿”的功夫怎堪重负?

    技术生态方面:

    “选错工具”的责任,有终端用户的,也有“供给侧”的。在商业利益和同行竞争的驱动下,软件产品的功能边界模糊、交叉、重叠,给用户造成极大困扰。软件产品的设计理念如果不是以用户为中心而是商业利益至上,那就会导致什么功能赚钱、什么功能引流就加什么功能。即时通讯工具增加支付功能、支付工具增加社交功能……软件功能的不受控制的“增殖”、大而全乃至巨无霸软件的产生,可以被视为技术生态中的“癌症”。

    “功能增殖”本质上还是满足企业和用户“吃得饱”的需求,而非“吃得好”。在有需求而缺少供给的时代,功能增殖即是软件“增值”,但是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时代,功能增殖只能增加用户的负担。支付软件的社交功能你常用吗?从9宫格到16宫格甚至25宫格的疯狂增殖,究竟牺牲了多少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可以有巨无霸的软件企业,但巨无霸软件则是个怪胎。有人说微软一点都不微,是的,巨无霸软件企业的典型,微软的产品线也涵盖了几乎所有领域。但是,微软真正做成招牌的软件有几个呢?一个是操作系统,一个是办公软件,其他的,都不是强项。那个宁可吃官司也不离不弃地随操作系统发布的IE浏览器,被用户誉为“下载其他浏览器的不二之选”。即使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也要随时应对技术趋势的变化及竞争对手的挑战,丝毫不敢懈怠。

    可见,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企业,会在自己产品的核心功能上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用户体验,以此来赢得市场和利润。什么赚钱加什么的无序增殖,背后其实还是非常低级的跑马圈地投机思维。

    以微信、QQ及支付宝为代表的巨无霸软件,打开主界面之后,是不是相当于又打开一个桌面?用户需要安装N个N层这样的桌面吗?相反,核心功能的一些关乎日常使用效率和体验的细节,迟迟没有改善:用标签页的形式划分工作、家庭和社交是不是比所有人列在一起更高效?为啥新消息就是不能自动置顶?为啥不能像朋友圈点赞那样接龙?为啥所有公众号都平行罗列,不能像新闻阅读软件那样分类?为啥联系人、群要和各种营销号混在一起,还有像“文件传输助手”这种工具性功能为啥也要混迹其中?……

    技术生态不良,甚至会导致创新和改善的努力受到打压。上述这些致力于交互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改变很多新生软件都做到了,然而却受到巨无霸企业的野蛮打压。即时通信软件的核心功能就是即时信息交流,可想想你通过微信分享淘宝、抖音等内容给好友的尴尬经历,你有用户即上帝的感觉吗?低效率和不良体验,有些并非设计不良,而是故意为之!

    为啥全国人民、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业都能容忍这种反人性的东西?况且这完全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事实上,钉钉的出现,本身就可以视为“行业觉醒”的体现。说明软件企业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开始在更加细分的领域进行深耕,这是非常好的趋势。这次惨遭误用,也恰恰说明技术误用问题并非单纯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有些教师的心目中,上网课跟开网会差不多,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只要想一想常规商务办公会议的参与人数与上网课的参与人数,这显然有天壤之别,这样怪钉钉,真替技术人员冤屈啊。

    社会环境方面:

    多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国内互联网的娱乐属性如此强烈?我认为,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虽然中国人早在1986年(一说1987年)就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就是那句如今看来一语成谶的著名的“Across the Great Fire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真正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4年,1995年出现了第一家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瀛海威(Information Highway的音译),才意味着普通人能够享受互联网服务的开始。

    反观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在科研及商务领域已经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存在了,基于字符界面和命令行操作的电子邮件、BBS、Telnet、FTP等是主流应用。受制于网络带宽及交互方式,彼时的互联网就是单纯的通讯工具,丝毫看不到娱乐的可能。1995年在人机交互史上可以称为“图形界面元年”,著名的Windows 95在这一年发布并迅速成为PC操作系统的事实标准。图形界面加上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美国人使用互联网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窄带时代,而我们作为后来者,则直接跨越了如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这种窄带的高级形态,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开启了“宽带+多媒体”的网络新时代。因此,在国人心目中,互联网即WWW(WWW即“万维网”诞生于1991年),这就潜移默化中使我们觉得,互联网更接近于媒体。

    或许是这样的历史原因,导致国人对互联网的功能定位相对模糊。当互联网更多地被潜移默化地定位于类似媒体的地位时,它的通讯工具及信息处理工具属性就被弱化了。其实,互联网天生就是“+”的,就是与各种行业应用密切结合的,美国人上个世纪就这么用了,而我们直到今天才重新开始思考一度被视为“交互式电视”和“娱乐技术”的互联网究竟还能用来干什么。

    我们当前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网络用户,应该也能数得上世界第一的完备网络基础设施,但我们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一直处于模仿阶段。QQ之前叫OICQ(Oh,I seek you ),模仿的是国外一款叫ICQ的软件,后来被人家起诉侵权,才改的名字。现在,几乎国内各大类型的网络应用,都可以在“长城之外”找到一个孪生兄弟。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开放和共享,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之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变为最真实的写照,每个人都是互联网内容生产者也同时是消费者。《阿凡达》里的“智慧树”所隐喻的正是互联网,互联网是真正意义上由全人类共同建造的巴别塔。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魔幻。互联网上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用户无法使用当今互联网上几乎各大应用类型的“头部”平台。这将导致什么后果?占世界人口比例第一的国家,在这座全人类共同建造的巴别塔上毫无存在感。我坚信任何国家都有互联网内容审查机制,但我们的“长城”是否高得有些“遮挡视线”了?

    “倒洗澡水,别把孩子也一起倒掉”。Google、Wikipedia、Youtube,仅靠这三个世界级的应用平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一天学不上都能够借助这些工具和资源自学成才。至于抗疫期间的网络教学,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样的平台和资源吗?只可惜,世界级的计算平台、海量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何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更何况广大科研工作者、外贸工作者,在完成正常工作和交流的过程中都要费尽心力财力地“跨越长城”,额外消耗的精力、财力、效率,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

    不仅把孩子倒了,脏水还没倒干净。这种尴尬,只属于开直播上网课的老师吗?

    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网络教学的方案。Google Slides讲义、Google Doc资料、Google Hangout Group讨论答疑……我们先不说世界级平台的性能保障,凭借中国当前的科技实力,技术不是问题,作为世界大国,我们也不应当一切都拿来主义。

    但是,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应用方式,与我们现阶段而言确是“异次元”。有人可能会说,PPT放一个地儿、文档放一个地儿,哪有我们打个包QQ群里一甩效率高?我们那叫“一时爽”。这些平台既是功能专业又是无缝链接的,不仅如此,从教师备课、编写各种材料到学生使用,全流程都是无缝甚至无感的。文档存在云上,现在的办公软件都可以直接访问,教师无论是在办公软件中还是在各种设备的浏览器中进行编辑,体验高度一致,学生则可以使用任何设备访问,只要安装浏览器一种软件。

    再看看我们,老师用QQ群工作,N个版本N个群之间传来传去,学生要从N个群里下载资料、解压,然后才能查看,换个设备,还要重复上述步骤,找个之前的文档,对不起,可能已经过期……

    更不用说,全世界用户创造的教学资料以标签的方式聚类,查找资料、推送给学生全部是一键操作……而我们,多少人有过为了下载个资料注册N个账户的经历?多少人有过眼看着好资源就是无法分享的经历?

    云文档平台国内不仅有,而且还不少,为何发展不起来?上述三个“基因缺陷”是我们的主观原因,但客观原因也很关键。我们的互联网应用,如果只满足于复制和模仿,则可能永远落后世界一个时代。高墙挡住了敌对势力,也挡住了商业竞争对手,没有了竞争对手,我们很多企业开始变得傲慢。巨无霸软件肆无忌惮的功能增殖,达到为盈利而抓住用户的目的的同时,也僵化了用户的思维,模糊了功能边界。无序的竞争更是让创新企业受到打压。当我们沉醉于网络世界的“天朝上国”之时,岂知墙外的世界已然日新月异?

    我们是一个肩负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伟大民族,我们的下一代将在一个更加全球化的世界中继续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怎能将他们放在“国家局域网”中培养?

    我们需要真正的勇气和自信,跨越长城、直面世界,我们继承并创造着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化,我们当然不能让她在网络时代与世界隔离。不要忘了,营造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要想扼杀一个生态环境很简单,那就是主观的傲慢和客观的隔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